首页资讯国内国际社会娱乐明星综艺电影体育足球篮球综合科技通信手机移动财经宏观理财教育历史

内外兼顾  发挥澳门战略优势与夯实社会稳定根基

2025-09-15 10:41:20    来源:    编辑:

     发挥澳门优势,提升澳门在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及藉着提振社区经济,支援区内中小企可持续营运,切实促使社会和谐稳定,对推进澳门特色“一国两制”伟大实践,增加澳门城市的韧性与活力,意义重大。

 

     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事实上,总结历史经验,确实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中国坚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才可为各国开放合作提供新机会。

 image.png

但是,中国的经济体系、市场规则与西方国家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部分仇视中国迅速发展的国家,正在千方百计围堵和遏制中国和平崛起。因此,“一国两制”下的澳门特区,责无旁贷要配合好国家化解西方围堵和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

 

      习近平主席在去年澳门回归25周年大会上肯定了澳门作为世界上唯一以中文和葡文为官方语言的地区,在促进中国同葡语国家经贸合作中发挥着重要平台作用。同时,殷殷寄语澳门要进一步加大双向开放力度,促进同葡语国家全方位互利合作,积极投身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扩大国际“朋友圈”,打造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的桥头堡。

 

     可见,澳门建设中葡平台的价值与成效,是备受中央肯定的。而现届澳门特区政府在加强中葡平台建设,进一步发展澳门内联外通作用方面,是积极有为的。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在今年的施政报告指出,澳门特区将立足“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定位,以“北上、南下、西进、东拓”为策略……强化内联外通,更加积极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健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的机制,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更大作为,打造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的桥头堡。

   

      据悉,岑浩辉将在今年九月中带领澳门特区政府团队和社会人士出访葡萄牙等欧洲国家。而在今年四月、六月、八月已先后率领政府团队走访珠海、中山、江门、深圳、惠州、东莞、广州、肇庆和佛山等大湾区内地九市,以及杭州、上海和南京三个长三角地区重要城市,以探讨持续推进大湾区发展,以及进一步加强澳门与长三角重要城市的相互交流。现届澳门特区政府坐言起行落实强化内联外通的施政理念,体现了务实的工作作风。不过,透过这些交流、商议,能创造出的合作成果有多大,尚待时间的推进展演出来。

 

     应该看到,拥有“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的澳门,发挥内联外通的优势与潜在空间很大,但过往社会各界实际上因对澳门本身具备的优势和有利条件没有充分善用,整体成效仍然有待提高。

 

      其中,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澳门建设中葡平台不能只满足于现有的工作成效,也不要停留在现有的层次与建设模式上,应该从多维度深化中葡平台建设。国际经贸关系至今仍多以英语为主,而支撑经贸平台运作和提升相关吸引力的配套服务,如法律、金融、会计等多领域,对澳门来说,尚需增强和完善。

 

      澳门的经贸和招商部门尽管在推进中葡平台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包括在会展中加入葡语国家元素,以及不断组织企业家代表团与葡语国家业界交流互访,这些都有利形成热热闹闹场景,产生一定社会效应,但似乎欠缺深度和强度。

 

      现时内地不少国企和具实力的民企,对于“走出去”,包括走到葡语国家投资发展的兴趣愈来愈大。但进行重大投资除了讲求投资项目的市场价值和投资眼光外,尚要充分评估当地的投资环境与潜在风险。投资风险主要包括部分葡语国家存在的政治风险、社会治安风险和因对当地法律不熟悉而产生的风险等。

 

    因此,如果澳门善于发挥与葡语国家的深厚渊源、社会人脉和历史上形成的多层次联通关系,加快构建由澳门特区政府主导,并汇聚与葡语国家具有政治上、议会上、社会上、法律上和其他专业领域上存在密切关联的具代表性人士,组成强大和完善的支援系统,藉此助力内地和任何资本的企业减低在葡语国家投资风险,或出现投资危机时,可有效协助解决困难的话,澳门这个中葡平台的价值将得到更充分的展现。

 

     同时,应该在深化中葡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叠加澳门作为“一带一路”沿缐重要节点城市,以及大量归侨、侨眷长期与60多个国家建立广泛经贸和社会关系的优势,为扩大澳门内联外通成效和扎实打造成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创造更加有利条件。至于上述减低投资葡语国家风险的支援系统,可逐步有序把支援范围扩大到“一带一路”的东南亚国家,藉此不断巩固和强化澳门内联外通的作用。澳门在配合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亦肯定为澳门产业多元与经济提质发展注入新动能,有利于内地大型企业与澳门企业抱团出海。

 

     在联通内地省市方面,由于许多政策措施落地,涉及多个中央部委和省市部门,因而有必要进一步优化从大政方针到成为可执行的具体政策措施的相关机制。至于澳门与横琴合作区和大湾区加强多方位联动,并为澳门创业就业与生活提供更广阔空间,肯定是澳门联通内地省市的重中之重。

 

      然而,加强澳琴与大湾区联动,最具象征性、标志性和实质性意义之一是保障全天候陆路通关不停顿。过往长期以来,即使澳门最高的台风级别十号风球,澳珠通关都不停止。近几年可能更审慎考虑台风下行人通关的安全问题,所以到了台风一定级别时,澳珠、澳琴口岸会暂停通关运作。

 

     在“澳琴一体化”和澳珠高度协同发展的情况下,能否在安全通关与确保通关不停顿之间取得两全其美的平衡点,值得两地政府认真研究。从青茂口岸进入拱北是属于内街,可否考虑加强安全设施保障出入境人士安全,从而避免通关停顿。至于澳门大学校区与横琴内街一墙之隔,建议另辟一个简单的口岸,平常不启用,待台风期间横琴口岸停止运作时,可启用澳门大学与横琴直接相连的临时口岸,让“澳琴一体化”的澳门和内地居民不至于台风而回不了横琴的家,从而让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联内通地的功能与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

 

    在配合国家发展需要,强化澳门内联外通优势,并为澳门产业多元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亦有需要进一步提升澳门社区经济和区内中小企发展的成效。内外兼顾,澳门的发展才会更加美好。

 

    无庸置疑,澳门特区政府非常重视优化社区营商环境,引流入区,刺激区内消费。例如,已多措并举持续在社区举办盛事活动,设置多个IP打卡点,串连各种消费优惠,以吸收游客和居民入区体验和消费。

 

 至于因应卫星场年底退场,澳门旅游局联同民间社团上个月在新口岸广州街及上海街,举办了为期十天的“寻味新口岸集市”活动,广邀游客和居民品尝各式美食、选购文创产品、欣赏歌舞表演及参与摊位游戏,以增加人流进入新口岸,点亮新口岸活力。

 

  主办单位的本意非常良好,但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必须辩证统一。为避免新口岸区卫星场退场而影响区内中小商户经营,预先推出热身引流措施,方向是对的。但由于部署略为粗疏,相关市集与区内商户欠缺联动效应,人流即使进入,如同北区的“梦幻花园”对辐射商户生意作用不大。甚至在漂亮摊位设计的遮挡下,原先部分商铺生意反而受阻。这种市集结束后,相信亦难以成为未来游客和居民必须到新口岸寻味的动力。对于卫星场退场而着力推动区内商户转型扩客的想法,恐怕尚处于“一厢情愿”阶段。

 

      提振社区经济要有通盘考虑,要更加着重发挥“组合拳”的效应。而且要找准着力点,究竟是为区内商户扩大商机,还是只为临时摊位的档主提供生意机会?如果是后者,恐怕不符合因卫星场退场而支援新口岸区商户的市场需求。如果认为人流入区,便可以给商户创造商机,这只能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说明,两者并不是简单结合在一起的。何况这种市集活动不是持续进行,所以也不可能不断吸引人流进入。

 

 无疑,社区内的企业存续发展受经济转型及多因素影响,但也可看到,至今为止,澳门特区政府支援社区经济的措施成效仍然有限,否则,社区内的中小微企“关门大吉”的趋势也许可稍缓下来。

 

      社区是澳门众多中小微企经营养家的“地盘”,并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对症下药”支援具不同特点的社区经济发展,需要澳门特区政府和各持份者互动研究、分析,拟定合理措施。闭门造车,肯定行不通。社区经济若果持续疲弱,对城市活力及就业状况,难免会产生负面影响。

 

    总之,发挥澳门优势,配合国家所需,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并藉此为澳门产业多元和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以及切实做好支援社区经济和相关中小企持续发展的工作,是澳门各界和持份者需要直面和认真研究的问题,是推进澳门特色“一国两制”伟大实践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当内外兼顾解决好相关问题,澳门在国家的战略地位、城市的韧性和活力展现方面,定会持续有效提升。

 

作者: 陈铮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网友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网罗港澳手机版二维码
  • 爱网购返利网二维码
网站许可证号: 粤ICP备18136297号|Copyright 网罗港澳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