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国内国际社会娱乐明星综艺电影体育足球篮球综合科技通信手机移动财经宏观理财教育历史

跨境建设大学城的困局和破局!结语:发挥“一国两制”独特优势 打造国际化教育合作示范区

2025-09-15 16:41:32    来源:    编辑:

   1.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是澳门特区政府正在有序开展的四大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您认为此举将对澳门高等教育产生哪些作用?

 

    澳门培正中学校长高锦辉博士:大学城首要是为土地资源稀缺的澳门高等教育提供新的发展空间,有望改善教学科研环境、扩大招生规模、引进高水平师资,并为现有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及未来高教布局优化提供硬件支持,这将直接缓解长期制约澳门高教发展的空间瓶颈。

 

    澳门科技大学庞川副校长:大学城的建设,对深合区,对澳门的高等教育都是一件好事,其意义重大。深合区目前缺少人气,但有了大学城,有了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深合区就会变得生机勃勃,还会衍生出不少相关的产业。

 e13f738a43df9f2f0d562311c8ef0696_1757925220973249.png

    中西创新学院仲伟合校长:大学城的建设本质上是为澳门高等教育注入“制度创新”的基因,使高校能够突破传统边界,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实现资源重组与功能升级。这不仅是空间的拓展,更是教育理念、培养模式、科研范式的全方位革新,将为澳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澳门国际文化教育交流协会娄胜华会长:对于澳门高等教育来说,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不仅仅是校园面积的扩张,而是一次“扩容、提质、增效”的高教战略升级。有助澳门高等教育从根本上摆脱空间限制,拥抱全球资源,重塑学科结构和国际地位,使澳门从一个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提升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创新人才和教育高地,从而为澳门的长远发展和融入国家大局提供强大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2.您认为在“大学城”如何打造与澳门一致的办学生态,促进澳琴教育融合?

 

    澳门培正中学校长高锦辉博士: 要在大学城打造与澳门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办学生态,并促进澳琴教育深度融合,需要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进行制度创新与系统性对接。这并非简单的空间扩张,而是需要构建一个允许澳门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管理理念和学术标准无缝延伸至横琴的综合环境。

 

    澳门科技大学庞川副校长:澳琴的教育融合,从我的角度去理解,那就是发挥两地的优势,例如横琴土地资源丰富,有优惠的政策,澳门有国际化的人才等等,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落地。

 

    中西创新学院仲伟合校长:我认为,大学城建设要构建起“制度同构、文化共生”的办学生态,实现澳琴教育真正融合,要突破“物理移植”思维,构建三大协同机制。

 

    澳门国际文化教育交流协会娄胜华会长: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通过“制度对接、资源互通、文化融合、品牌共建”策略,最终形成“横琴空间+趋同澳门+国际资源”的高教协同发展生态,促进澳琴教育融合,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教育合作提供范式。

 

    3.跨境建设大学城存在哪些可能的问题和障碍,要如何克服?还需要哪些制度创新?

 

    澳门培正中学校长高锦辉博士:由于澳门与内地在教育管理、法律适用及行政程序上存在差异,澳门高校在横琴办学仍面临跨制度协调的复杂性。尽管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制度突破,该模式却难以简单复制用于更多高校。

 

    澳门科技大学庞川副校长:对于澳门大学的先行先试,我们是寄予厚望。当澳门大学把这条路走通之后,就给澳门其他的大学做了个示范,有利于积极参与到大学城的建设中。

 

    中西创新学院仲伟合校长:跨境建设大学城作为“一国两制”下的创新实践,必然面临制度差异、资源配置、文化融合等方面的挑战。我认为,应通过“技术赋能+制度创新” 双轮驱动,破解三大核心梗阻。

 

    澳门国际文化教育交流协会娄胜华会长: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的建设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协调、资源整合来实现突破传统跨境合作的限制。发挥“一国两制”独特优势,打造一个高度开放、国际化的教育合作示范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创新引擎。

 image.png

    4.在“大学城”建设中,澳门公立和私立高校之间应如何协同发展、优势互补?请谈谈您的观点或建议。

 

    澳门培正中学校长高锦辉博士:公立与私立院校同属高等教育体系,应当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协同发展格局。现在政府正采取分阶段推进策略,在首阶段公立高校先行的同时,为后续多元主体参与预留空间。

 

    澳门科技大学庞川副校长:协同发展,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也就是错位发展。我们不要一窝蜂地去搞同一个项目,这样会形成恶性竞争,争抢人才和资源。建议进入大学城的澳门各大学,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进行错位发展,有关当局发挥好协调的功能。

 

    中西创新学院仲伟合校长:大学城建设中,澳门公立与私立高校应摒弃同质化竞争,构建“定位差异、资源互通、功能互补”的协同发展格局,应从学科分工、资源分享、人才培养三个层面入手,形成“生态共生”的发展模式。

 

    澳门国际文化教育交流协会娄胜华会长:共同参与大学城管理,成立澳琴大学城管理委员会,除了政府代表、社会人士外,吸纳公立、私立高校代表共同参与管理委员会,统筹资源配置与合作管理。成立横琴高教发展基金,吸纳公、私立高校代表参与,鼓励跨校合作项目。

 

    5.如何通过“大学城”的建设为澳门培养和储备人才,延揽高端人才?

 

    澳门培正中学校长高锦辉博士: 在延揽高端人才方面,大学城应充分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和澳琴合作区的政策潜力,建立更加开放便利的国际人才引入机制。通过推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务安排、签证居留、子女教育及跨境医疗等配套措施,并借助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资源,吸引海内外顶尖科学家、学科带头人及青年科研骨干来澳从事研究与教学。

 

    澳门科技大学庞川副校长:大学城内的大学的专业设置,需要和澳门的经济发展匹配起来,这也是为澳门未来的经济发展储备人才,同时亦给澳门的学生就读大学和进修创设了更多样的选择,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中西创新学院仲伟合校长:从事业发展、生活保障、文化认同三个维度构建人才生态系统,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在事业层面,设立“青年学者创业基金”,为澳门本地青年人才提供创业补贴,支援在横琴将科研成果产业化。在生活层面,为人才提供专属住房保障。凸显“澳门生活质量、横琴发展空间”的独特优势。

 

    澳门国际文化教育交流协会娄胜华会长:大学城的目标之一是为澳门培养未来发展人才,推动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减少澳门对单一产业的依赖。一是学科设置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大学城应聚焦澳门急需但薄弱的新兴产业领域人才培养;二是创新教育模式,提升实践能力。

 

    今期的探讨,各位嘉宾就共同的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议,大家趋向同意:作为澳门特区政府重点推进的项目,大学城的建设将对澳门高等教育产生多维度的深远影响,成为提升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平台。在大学城建设中,澳门公私立高校应当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大学城的整体竞争力。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共享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综合各位嘉宾的意见,本刊认爲:跨境建设大学城作为“一国两制”下的创新实践,面临制度差异、资源配置、文化融合等方面的挑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协调、资源整合来实现突破传统跨境合作的限制。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独特优势,将其打造成一个高度开放、国际化的教育合作示范区。在大学城的建设中,澳门公立与私立高校应摒弃同质化竞争,积极构建“定位差异、资源互通、功能互补”的协同发展格局。建议成立澳琴大学城管理委员会,除了政府代表、社会人士之外,还可以吸纳公立、私立高校的代表共同参与管理委员会,统筹资源配置与合作管理。相信大学城的建设能够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澳门的高等教育将谱写国际化新篇章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网友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网罗港澳手机版二维码
  • 爱网购返利网二维码
网站许可证号: 粤ICP备18136297号|Copyright 网罗港澳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