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蓝波(Lampo Leong):澳门大学特聘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艺术设计中心主任、曹光彪书院副院长,美国哥仑比亚密苏里大学终身教授,广州美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加州艺术学院硕士。80多次担任策展或意大利A'设计奖等国内外艺术和设计比赛的评委。曾举办个人作品展70多次,获选国际性或全国性重要联展460多个。曾获德国红点奖至尊奖、美国好设计金奖、纽约《创意季刊》国际美术大赛金奖、美国缪思设计奖银奖、意大利A'设计银奖、中国国家艺术基金和长城奖等奖120多项。
近日,澳门大学人文学院艺术设计中心主任、特聘教授梁蓝波与澳大博士毕业生杨超合作的设计作品《干杯吧,澳门!》荣获2024年度德国红点奖至尊奖。红点奖被喻为“设计界的奥斯卡”,红点奖至尊奖则是红点奖中的最高荣誉之一,获此殊荣的设计均展现出卓越的创意和杰出的质量。今期人物访谈,记者特地前往澳门大学艺术设计中心,荣幸邀请到梁蓝波教授分享其艺术人生及艺术教育的经验,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下展开了我们的访谈。
获顶尖国际设计奖,为澳门争光
梁蓝波教授首先带我参观了澳门大学艺术设计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各具特色的学生获奖的艺术设计作品,令人赞叹不已。他表示,澳大近年在视觉传播领域培养出不少硕士和博士人才,获得了一百多项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大奖,包括顶尖的国际设计奖,如德国红点奖至尊奖、德国iF设计奖,美国好设计金奖、美国缪思设计奖金奖、以及中国国家艺术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等,展现了澳门大学在艺术和设计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更令人欣喜的是,梁蓝波与澳大博士毕业生杨超合作的设计作品《干杯吧,澳门!》荣获德国红点奖至尊奖。红点奖每年在全球评选和表彰杰出的设计,出版精装的获奖作品年鉴,推动设计的创新和发展,引领国际设计潮流,成为行业的标杆。红点奖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与德国的iF设计奖和美国的IDEA奖并称为世界三大设计奖。2024年度的获奖作品来自全球50多个著名品牌,包括2024年法国巴黎奥运会、法国路易威登、德国汉莎航空、美国IBM、加拿大庞巴迪商务飞机、韩国现代汽车和韩国国家现当代艺术博物馆等的设计团队,以及如日本著名设计大师、优衣库品牌创意总监佐藤可士和等重要设计师。
此次颁奖典礼在柏林音乐厅隆重举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和设计界的重要嘉宾,梁蓝波和杨超获邀上台领奖,评委会在颁奖典礼上盛赞他们的作品“完美融合了艺术、字体设计、传统技艺、中国狂草书法和国际消费品,展现了对环保症结的当代思考,非常绝妙。”他们的作品还获选参加“最佳品牌和传达设计——2024年红点奖获奖作品选展”和“2024年世界最佳传达设计”等展览,在柏林传媒博物馆、德国艾森红点博物馆和世界各地的红点博物馆巡回展出,向世界展示了澳门在艺术设计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为澳门争光!
当梁蓝波和杨超踏着红毯走向领奖台时,大荧幕上播放着他们的获奖设计。谈及此次获奖的感受,梁蓝波说:“作品能够与国际一流的设计团队和设计师一起获奖和展出,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其艺术创作从“跨界”走向“无界”
梁蓝波教授的创意涵盖公共艺术、水墨影像、投影互动装置和多媒体展演艺术等。他是教授,亦是设计师和艺术家,既深谙传统领域的水墨、油画、书法、摄影和视觉传达设计等,亦致力于当代水墨和数字艺术创作,近年通过数字水墨生成影像、人工智能生成艺术、沉浸式投影互动装置和水墨影像与舞蹈跨界融合展演等形式,让多种艺术元素有机结合,使最终的整合效果达到单一媒材难以企及的色彩强度和震撼力。其作品曾获选参加世界各地国际性或全国性的重要联展460多个,展出于史丹福大学坎托艺术中心(史丹福艺术博物馆)、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世界数百个美术馆。
值得一提的是,梁蓝波的作品常见于佳士得,被斯坦福大学坎托艺术博物馆、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广东美术馆和澳门艺术博物馆等世界十多个博物馆所收藏,并受政府委约创作多件公共艺术作品,包括哥伦比亚市政厅的综合媒材绘画作品和旧金山和喜园直径八米的狂草花岗岩镶嵌设计。
当记者请他分享成功的经验时,梁蓝波指出:“艺术创作和设计讲究质量、高度和独创性,因此,如果有所谓成功经验的话:第一,要培养国际性的眼光和品味;第二,要追求独创性;第三,要追求深刻的思想性和精神性;第四,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制作质量”。
梁蓝波在艺术上不断追求创新,孜孜不倦,艺术和教育几乎就是他的全部生活,采访中他笑言已无多少时间做其他事情了。据介绍,他近日与博士生赵炎修合作的沉浸式数字水墨生成影像艺术装置《冰·火》在“2024深圳光影艺术季”中获得金奖,而以该装置空间作为舞台的舞蹈展演还获得国际重要设计奖——意大利A'设计奖银奖,其海报正在米兰杰出设计博物馆展出,由此制作的影片还获选全球最重要的舞蹈电影节之一“塞浦路斯舞蹈电影节”。可见,梁蓝波的创作已经从“跨界”走向“无界”,完全打通了不同艺术媒材的边界,以弘扬中国大写意水墨艺术和狂草书法作为研究核心,让传统的水墨艺术和设计走向当代的数字媒体,融入大众的视野。
国际性的艺术和设计教育才是澳门文创产业持续创新的动力
在一个社会中,任何领域的发展都需要有一个健康的生态链,艺术和设计也一样。梁教授坦言:“当我们检视澳门的情况,就会发现,艺术和设计的生态链还有待形成,这使得澳门的艺术、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步履蹒跚。那么,一个健康的艺术和设计的生态链究竟应该包括甚么?”梁蓝波指出,它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个环节:“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体系,国际性的高等艺术和设计教育体系,专业的画院等艺术研究机构,专业的艺术批评和艺术杂志,政府和艺术基金资助体系,专业的画廊和设计公司,政府支持的专业艺术和设计竞赛、展览,国际性的艺术和设计博览会,专业的收藏群体,以及一流的现当代美术馆等等。只有这样,艺术和设计才能在社会中扎根、成长和攀登高峰,并形成一个前赴后继的、后浪推前浪的良性发展趋势”。
梁蓝波进一步指出,澳门是应该有条件的,它拥有在世界名列前茅的人均GDP,也拥有庞大的综合旅游休闲企业,对于高端的艺术和设计的需求到处存在,在星级酒店的商场里每天都可以看到世界一流的时尚设计产品。但澳门目前的这种需求往往是通过外来输入来满足,主要利用的是其他地区的资源,不太注重澳门本土人才的培养。打个比喻,就是大家都只管购树、买花,缺少人种树、养花,这种行为使得大多数的高端艺术和设计活动都只流于表层,水过鸭背,对澳门的社会、市民、艺术和设计生态产生不了多少影响,如同圣诞树或过年的花,只是一时的表面装饰,临时买来摆一摆。而只有着力于提高市民和澳门艺术与设计界对艺术和设计的认知水平和品味,才是解决问题症结的关键。
“当然,澳门的确对艺术活动也有些投入,但文化活动有些是流于表面形式,缺乏专业性的框架和长远的文化建设的构想和规划,以及追求卓越的眼光和欲望。澳门的高等艺术和设计教育落后于邻近地区,感到目前的艺术和设计教育有些过于商业化和功利性,缺乏国际高度和独创性,以及追求卓越的愿望。其实,教育才是根本,这是基础建设,是文创产业研究和创新的持续动力”。
他强调,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是需要长期培育的,不少国家都已经非常清楚地意识到,艺术和设计是一个地区的软实力,是创造力和竞争力体现的重要地方。澳门如果希望成为一个世界级的休闲旅游中心,就必须克服因循守旧的惰性,让艺术和设计迈向专业化和国际化。显然,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让人们生活得舒适,而艺术和设计却能让人生变得充实和富有意义。
梁蓝波曾为澳门大学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多位博士毕业生已获聘为大陆的985、211和双一流大学的正教授、助理教授等,或在腾讯等重要企业担任设计师。他也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最后,梁蓝波期待澳门的艺术和设计教育能够步入正轨,真正走向国际,在行业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他更加期待,艺术与设计领域能够进一步得到澳门特区政府的重视,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在澳门培养出具有国际水平和声誉的艺术和设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