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佩华
◇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常务理事
◇澳门花艺设计师学会会长
◇华纶泰花店创办人(澳门首家西式花店)
◇曾赴二十余个国家及地区从事教学表演
◇曾任国际花艺展会特邀评审及顾问
◇曾带领澳门花艺项目代表赴海外参赛屡获佳绩
从美国花店实习生到国际花艺导师,从自资创立澳门首间现代花店,到将澳门花艺推向国际舞台。周佩华,这位肩负多重身份的设计师,见证了澳门花艺行业40年来的演变。疫情后的消费转型等新兴需求,周佩华敏锐地观察到这一趋势,并以在线教学、客制化设计等方式回应新兴市场需求。
澳门作为一个小型经济体,如何让花艺不仅仅是一门手艺,而是成为推动经济多元化的创意产业?她的答案很明确:花艺不应仅限于传统的零售模式,而应透过教育、设计创新和产业融合,释放其经济与文化价值。这或许正是澳门花艺产业下一阶段升级的关键所在。
花艺产业成经济新力量
澳门在经济多元化的路上,花艺这类创意产业正逐渐兴起,成为串联旅游、会展、酒店及婚庆市场的重要纽带。和传统行业比起来,花艺创业门槛不算高,不需要砸大钱投资,却能透过精致的设计为城市文旅增添独特魅力。比如澳门的六大综合度假村就经常引入定制花艺布置,不仅提升视觉效果,还打造出充满澳门特色的文化符号,成功吸引游客目光。
虽然,目前澳门花艺行业的市场占比还不算大,但随着酒店业和高端活动的需求增加,相关场合的花卉使用率已经提升至约60%,显示这个行业潜力十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女性在这个领域表现亮眼,她们的创业模式也很灵活。很多女性创业者会选择开小型工作室,或者干脆做在线生意,这样既能减轻店面租金压力,又能跟上潮流。此外,她们还很擅长玩跨界,比如把花艺和咖啡结合的复合空间,或是开发融入花艺元素的文创产品,正好抓住年轻消费者的喜好。
花艺创业的回报率虽然要看市场定位,但因为它成本低、轻资产的特点,特别受女性创业者欢迎。加上现在在线经营越来越普及,创业风险更低,也间接推动整个行业的成长。可以说,花艺产业不光为澳门经济带来创意活力,也为女性提供了一个门槛低、弹性大的创业机会,是推动经济多元化的新力量。
近年消费环境显著变化,疫情过后,高端消费市场萎缩超五成,中低端消费成为主流。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快速崛起,交易占比超过七成。在此背景下,花艺行业如何有效运用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或许是未来立足市场的关键。
盼政府加大扶持
澳门的花艺行业现时主要靠创业者自己打拼,政府在这方面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都比较有限。不过,大家都希望相关部门能更重视这个行业,尤其是在文化创意领域的发展多给予一些帮助,让花艺产业的根基能够更稳固。
说到专业技能,其实澳门还有很多进步空间。业内人士可以多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国际信息,学习更多元的花艺知识。虽然市面上的培训机构不少,但真正系统化的教育课程并不多,大家都希望有更完善的学习资源,让澳门市民可以学到扎实的插花技艺。长远来看,如果像内地一些学校那样,在中学阶段加入花艺工作坊或系统课程,学生们有更多元的选择,对行业发展也会有很大帮助。
现阶段,澳门的培训机构虽然不少,但具备国际认证的课程仍然有限。以我们佩华花艺培训学校为例,我们引进了荷兰、日本和美国三大花艺认证体系,学员无需出国即可考取欧洲花艺文凭、日本流派国际证书及美国花艺设计师CFD资格。
透过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学员能系统性地提升花艺技巧。我们的毕业生职业发展方向多元化,有学员进入本澳六大综合度假休闲企业的花卉部门任职,亦有学员自行创业开设花店或从事教学工作。此外,我们积极鼓励学员参与国际比赛,以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总的来说,澳门花艺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冀望透过政府、业界与教育机构的协同努力,产业前景将更为可观。
以花为媒传递澳门文化
从事教学工作三十余年来,最令我欣慰的莫过于见证学生成长。他们或在专业领域开创新局,或成功经营自己的事业。例如,有学员将花店经营得有声有色。这种双向互动正是教学相长的体现,学员的创意有时反而为我带来灵感,让我从他们身上看见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教学之外,参与国际比赛与交流表演同样让我充满喜悦。每次受邀至海外,我都坚持在作品中融入澳门元素,让观众一眼认出“这是来自澳门的设计”。这不仅是个人理念的传递,更是向世界推广澳门的机会。例如,我常以“莲花宝地”为灵感,运用荷花、荷叶或莲子元素等材料,诠释澳门独特的文化底蕴。无论身处哪个国家,这些设计都成为澳门的无形名片。
其实,我的国际交流经验可追溯至二、三十年前。早期出国时,许多人对澳门的地理位置甚至一无所知,这让我更加坚定以创作打破刻板印象的决心。我总在作品中强调本土元素,正是希望改变外界对澳门的单一认知——比起“赌城”或娱乐胜地,这里更有丰富的历史古迹与独特的多元文化交融魅力。
从花店到教育者
我创业是从1980年开始的。当时在澳门基本上没什么花店,自己也大胆尝试开了花店。当时消费水平也不高,所以经营比较艰辛。坚持两三年后,才开始看到些曙光。
创业之初,我便意识到:投入时必须要有坚定的目标。我始终告诫自己:如果喜欢这个行业,就要坚持到底。尽管连续亏损近三年,难免感到沮丧,但我从未想过放弃,而是专注于提升自身能力,优化花店的经营模式。
在那个年代,我注意到很多婚庆都需要鲜花布置,特别是花车装饰。于是我从这方面着手,创新性地采用鲜花布置婚庆车队和新娘手捧花等。这使我的花店逐渐站稳脚跟,并积累了一定知名度。
在花艺这条路上走过四十五年,箇中辛苦唯有亲历者能体会。最初踏入行业时,所有工作——包括插花、送货、采购、店内事务——都需独力处理。虽然艰难,但我坚持下来,幸得家人和当时的男友(现为先生)全力支持,与我并肩作战。
随着时间推移,我逐渐意识到专业知识需要与时俱进,于是毅然决定重新进修。历时五、六年的沉淀,先后考取美式与日式花艺的国际认证,更取得教师资格文凭。这段学习旅程中,我不断挑战国际赛事舞台,既磨砺技艺也累积知名度,更透过海外交流结识各国同好。这些经历如同播下种子,让我获得更多国际合作机会。
除了日常教学,更荣幸获聘为国际评判,并多次带领学员出征世界职业技能大赛。这项由澳门劳工事务局支持、两年一届的顶尖赛事,我已连续七届担任评审,见证无数新秀在舞台上绽放光芒。基于多年积累的经验,我创立了澳门花艺设计师学会,汇聚本地爱好者与专业人士,不仅搭建起交流平台,更成为澳门与国际花艺界接轨的重要桥梁。
花艺之路的永恒之道
从事花艺行业,最重要的便是坚持。有许多年轻人投入学习花艺,这与我最初教学时的环境已大不相同。回想当初,学员多数是退休人士,他们将花艺视为闲暇兴趣;而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前来学习,他们或看中行业的发展机遇,或纯粹钟爱插花艺术。
当然,其中确实有不少人渴望投身花艺行业,无论是自行开设工作室,还是进入本澳六大综合度假休闲企业的花房工作等,提升自身能力都是必经之路。由此可见,年轻人无论男女都必须精进技艺,并且勤加练习。我经常提醒学员,完成花艺造型课程后,若仅学习一次而不持续演练,效果几乎会归零。唯有反覆练习学过的作品,才能真正提升花艺水平,将技巧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最后,无论选择打工还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始终在于两个字——坚持。这条路或许不易,但只要坚持下去,终将迎来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