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国内国际社会娱乐明星综艺电影体育足球篮球综合科技通信手机移动财经宏观理财教育历史

跨境建设大学城的困局和破局(一):大学城提升澳门高等教育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2025-09-15 16:31:11    来源:    编辑:

今届政府提出建设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以下简称“大学城”),目前该项目正在有序开展当中。澳琴两地的发展合作迈向新阶段,将进一步推动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大学城的建设将给澳门带来哪些变化?如何应对跨境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本期的时事辩论,我们邀请了澳门培正中学校长高锦辉博士(澳门大学校董会第一副主席、澳门科技大学及澳门管理学院校董)、澳门科技大学庞川副校长、中西创新学院仲伟合校长、澳门国际文化教育交流协会娄胜华会长,客观分析,理性探讨,为大学城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image.png

    此次探讨具体围绕以下议题展开: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是澳门特区政府正在有序开展的四大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此举将对澳门高等教育产生哪些作用?在大学城如何打造与澳门一致的办学生态,促进澳琴教育融合?跨境建设大学城存在哪些可能的问题和障碍,要如何克服?还需要哪些制度创新?在大学城建设中,澳门公立和私立高校之间应如何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如何通过大学城的建设为澳门培养和储备人才,延揽高端人才?

大学城提升澳门高等教育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是澳门特区政府正在有序开展的四大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您认为此举将对澳门高等教育产生哪些作用?

 

    澳门培正中学校长高锦辉博士:大学城作为澳门特区政府重点推进的项目,预计将对澳门高等教育产生多层面的深远影响。大学城首要是为土地资源稀缺的澳门高等教育提供新的发展空间,有望改善教学科研环境、扩大招生规模、引进高水平师资,并为现有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及未来高教布局优化提供硬件支持,这将直接缓解长期制约澳门高教发展的空间瓶颈。在此基础上,大学城将有力助推学科结构的优化升级,重点发展理工医药类学科,这些领域与澳门“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高度契合,将为澳门产业转型培养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并通过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同时,“国际教育”的定位将使大学城成为提升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平台,通过打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化环境,吸引更多优秀国际师生,开展更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办学,从而实质性提升澳门高教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选址横琴的规划更体现了深化澳琴融合发展的战略意图,通过探索跨区域办学、资源共享、制度创新等合作新模式,为澳门高等教育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开拓更广阔的发展腹地。

 

    澳门科技大学庞川副校长:回归以来澳门的高等教育在国家和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之澳门的各大高校自身的努力,发展迅速,从几乎是一张白纸,到现在内地、在国际上,可以说是有一定地位、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是澳门的空间不够,是对澳门高校发展的一个很大的制约。我想,澳门大学如果不是搬到横琴去,就没有今天的澳门大学。大学如果没有一定的规模,就聚集不到足够多的人才。

    大学城的建设,对深合区,对澳门的高等教育都是一件好事,其意义重大。深合区目前缺少人气,但有了大学城,有了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深合区就会变得生机勃勃,还会衍生出不少相关的产业。此外,有的年轻人还可能会选择在横琴创业。

    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就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目前澳门科技大学已向特区政府递交了在横琴延伸办学的申请,计划开办中医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推动学校研发的创新科技与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合作,促进产学研发展。

 

    中西创新学院仲伟合校长:澳琴国际大学城建设是澳门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战略支点,核心价值绝非简单的物理空间扩张,而是通过“制度破壁”、“资源重构”、“人才聚集”推动教育生态的系统性升级。作为澳门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参与者,我们深刻体会到,大学城将通过三大维度的质变重塑澳门高等教育格局。

    一、学科生态的立体扩容与链化发展。

    澳门高校长期受限于土地资源,学科布局难以突破传统框架。大学城37.56万平方米的发展空间,为学科创新提供了“破局”可能,大学城可重点布局微电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学科。例如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规划设立高等研究院,聚焦医学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这种“本部夯实基础、横琴开拓前沿”的“一体两翼”模式,将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转化的完整链条。

    二、教育国际化的模式升级与资源辐射。

    大学城为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双循环”平台:对内可共享大湾区教育资源,对外能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双学籍、双学位”培养机制,澳门高校可吸纳大湾区生源共享国际化教育资源,同时推动本地学生参与内地科研课题。如中西创新学院正探索“语言+数字技术”课程,将澳门的语言优势与横琴的产业场景深度融合,打造“一带一路”数智语言服务人才枢纽,培养既懂外语又掌握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国际化模式突破了传统留学的地域限制,实现了“在地国际化”培养。

image.png

    三、产教融合的深度跃迁与闭环运行。

    我认为,借鉴“校区+产业园”的联动模式,大学城将构建“前校后厂”的创新共同体,使教育与产业的距离从“隔着围墙”变为“无缝对接”。大学可以与横琴的科技企业共建智慧实验室,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平台开发项目,从课堂上的原型设计,到企业中的孵化培育,再到市场上的落地运营,形成完整的培养闭环。这种产教融合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推动了教育成果的快速转化。

    大学城的建设本质上是为澳门高等教育注入“制度创新”的基因,使高校能够突破传统边界,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实现资源重组与功能升级。这不仅是空间的拓展,更是教育理念、培养模式、科研范式的全方位革新,将为澳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澳门国际文化教育交流协会娄胜华会长: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的建设,将对澳门的高等教育产生深远、多元影响。

    一是突破空间限制,扩大办学规模

    澳门土地资源稀缺,现有高校校园普遍较小,严重制约了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及增设新学科、兴建大型科研设施。澳琴大学城为澳门高校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大学城将允许澳门高校建立更大、更现代化的校区,扩大办学规模,改善教学科研环境。

    二是优化高教结构,促进学科多元

    澳门高校学科以应用型为主,尤其是旅游休闲、工商管理等具有优势,而在前沿科技、尖端工程、现代医学等领域的学科设置相对薄弱。澳琴大学城未来重点引入和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微电子等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学科。有利于弥补澳门高等教育的学科短板,构建富有竞争力的学科体系。

    三是汇聚全球资源,提升教研水平

    大学城的广阔空间和先进科研平台有利于吸引国际高端人才,形成国际人才聚集效应,提升整体科研实力和教学水平。同时,大学城有利于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大学城规划的产学研基地,将紧密结合澳门与横琴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推动高校科研与市场应用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此外,大学城还有利于促进澳门高校与国际知名大学合作办学,引入国际顶尖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师资力量。

    四是增强教育竞争力,打造教育品牌

    通过建设一个高起点、国际化、综合性的大型教育枢纽,显著提升澳门高等教育的区域和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同时,打造强大的“澳琴高等教育”品牌,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教育高地(如香港、广州、深圳)协同发展,共同提升大湾区国际教育竞争力。

    五是提供良好学习环境,拓宽就业机会

    学生在大学城可以选择更多元化的国际课程和专业。同时,现代化校园设施、丰富的国际合作项目及国际化学术环境,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和生活体验。此外,学生能更便捷地接触到前沿科技产业和实习机会,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和创业奠定基础。

    总之,对于澳门高等教育来说,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不仅仅是校园面积的扩张,而是一次“扩容、提质、增效”的高教战略升级。有助澳门高等教育从根本上摆脱空间限制,拥抱全球资源,重塑学科结构和国际地位,使澳门从一个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提升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创新人才和教育高地,从而为澳门的长远发展和融入国家大局提供强大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网友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网罗港澳手机版二维码
  • 爱网购返利网二维码
网站许可证号: 粤ICP备18136297号|Copyright 网罗港澳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