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立法会议员/施家伦
近年来,澳门经济持续向好,加上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出台,特区政府更积极主动参与湾区建设,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落实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定位作用,改善社会民生福祉,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及支持,值得肯定。
随着政府财政储备达5600多亿,本人在2013年提出成立全民基金公司,以投资方式,建立成果分享机制,实现“人人做老板”,让市民共享经济建设的成果,相关意见及思路亦得到政府肯定,并表示会研究可行性的方案。其后,我亦通过书面质询、口头质询、施政辩论等方式不断向政府跟进情况,政府承诺于今年设立澳门特区投资发展基金,划拨部分超额储备完善投资组合,提升财政储备投资回报率。
据了解,现时特区投资发展基金的相关行政法规及公司章程草案亦已在政府进行讨论,并会在今年下半年成立,而且基金未来将会针对粤港澳大湾区49项工作以及澳门多元化发展方向进行工作。但因应今届政府任期即将届满,有关研究进度、评估结果、分享机制等相关情况未见公布,所以,政府应于任期届满前,公布投资发展基金的未来运作模式,当中特别是公营公司透明化管理等,优化现有财政资源的管理制度,达致特区财政可持续发展。
为此,本人提出以下建议:
1、政府虽表示在下半年成立的投资发展基金,但社会对相关法律及配套文件,仍未清楚,特别就公司的营运模式、透明清晰化以及未来财政储备转移工作方面,所以,政府应加快加强对信息的公布,让社会大众了解。
2、要明确特区投资发展基金的作用,加快建立系统、透明的盈余分享机制,并结合市民关心的社保、现金分享、住房、医疗等民生事项,让市民看得见、摸得着,增加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