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国内国际社会娱乐明星综艺电影体育足球篮球综合科技通信手机移动财经宏观理财教育历史

如何更好地保障澳门居民的就业权益?结语:构建监测平台 打造更加公平就业环境

2025-05-14 10:23:06    来源:    编辑:

1.就业是民生之本,《2025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提出改善就业。您认为目前澳门青年和中高龄人士就业存在哪些问题?

 

    澳门经济学会柳智毅理事长:青年就业问题一直是澳门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与整体就业市场相比,青年就业,尤其是25岁以下或刚刚毕业的本地大学生面对的就业压力较为大,但这基本上是世界各地非常普遍的常态现象。

 

    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黄滋才理事长:许多澳门的青年在接受高等教育后,发现本地缺乏与其专业对口的岗位,出现"高学历低匹配"的情况,导致劳动市场出现青年就业需求积存、部份职缺竞争剧烈及部份职种的基层岗位空缺较多的矛盾现象并存的局面。

 

    群力智库李永健副理事长:目前,本地仍然依靠博彩及旅游等单一化产业,本澳的部分应届毕业生以及青年的学历与专业、职业技能存在职业错配,尤其非旅游专业人士,在市场结构失衡情况下,难以从事对口或专业岗位,甚至出现就业困难的情况。

 

    澳门特区政府青年事务委员会唐可岚委员:澳门目前的就业结构对经济复甦进程有重要的影响。在协调职缺供需与外僱比例的同时,如何支援本地青年与中高龄求职者的就业备受关注。确保居民就业稳定及合理收入预期,不仅能刺激本地消费,更能支持中小企业营运,对澳门实现实质性经济复甦具有重要意义。

 5947f1f275ef93b83e405bd785c20e48_1747188775136057.png

    2.《2025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提出:输入外地僱员仅为补充本地人力资源不足,动态调控外地僱员数量。您认为目前澳门的外僱市场有何特点?如何优先保障本地居民就业?

 

    澳门经济学会柳智毅理事长:加强对不当使用外僱配额的监管,对于维护澳门本地劳动市场的公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效的监管机制有助防止企业滥用外僱制度,例如以假招聘、过职、过界等方式违规聘用外地劳工,损害本地居民的就业机会与薪酬水平。这不仅影响本地劳工的权益,也破坏了整体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其次,严格审核与监察外僱配额的使用情况,可促使企业更加审慎地申请外僱,真正根据实际人力需求聘用外地员工,从而提升外僱制度的透明度与效率。

 

    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黄滋才理事长:在打好青年就业帮扶的“组合拳”的同时,政府要持续履行本地居民就业优先、“外僱为辅”的工作原则,透过整合劳工局、统计局及行业商会的数据资源,构建就业市场动态监测平台,实时追踪各行业本地求职者数量、技能结构及外僱分布,并提交监测结果予跨部门委员会定期审议。

 image.png

    群力智库李永健副理事长:当局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重新调整和审视输入外地僱员之政策,按照社会的发展持续完善以及改进动态调控政策,从而更好地维护本澳就业市场的稳定发展,进一步提高本地市民的就业率,善用动态调控机制,共同缔造美好和谐社会。

 

    澳门特区政府青年事务委员会唐可岚委员:虽然政策体现“保障本地居民就业”的政策导向,惟社会各界对外僱审批机制的执行标准仍有改进期待。建议采取系统性优化措施,透过大型综合度假休闲企业主导“外僱岗位转化机制”,逐年将部分外僱职位转为本地居民专属岗位。透过政策引导与制度规范的协同,逐步实现“本地居民优先就业”的政策目标。

 

    3.对于“动态调控外地僱员数量”有何建议?如何有效监管?

 

    澳门经济学会柳智毅理事长:随着经济形势与产业结构不断变化,澳门不同行业对外地劳动力的依赖也应随之而在调整,若缺乏实时而精准的监察与调节,容易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错配,令某些行业过度依赖外僱,压缩本地居民的就业机会与发展空间。

 

    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黄滋才理事长:我们认为相关部门要以数据为本,密切留意综合数据平台的动向,对具备相应技能的本地求职者比例上升的行业,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外僱配额,实现对外僱数量的科学调控,释放符合居民就业需求的岗位存量。

image.png

 

    群力智库李永健副理事长:外僱政策一直以来被大衆所诟病的地方在于企业申请及审批信息欠缺透明度,外僱聘请机制缺乏确实的准则,同时缺少系统的评估机制等。建议建立企业外僱人员需求评估机制以及外僱人员需求数据库,透过数据以科学角度分析并且进行调研本地企业的人才需求,促进社会了解企业聘请需求,保障本地居民充分就业,适时调整企业外僱人员数目。

 

    澳门特区政府青年事务委员会唐可岚委员:建议政府公布当中有多少职位适合本澳居民从事,让社会知悉,提升就业市场透明度。在促进本地就业方面,建议政府推动建立“外僱职位转化机制”,由大型综合度假休闲企业主导实施。

 

    4.目前澳门青年在澳门就业遇到困难,您认为应该如何保障青年的就业权益以及支持青年就业?对于施政报告中提出,支持青年到大湾区就业计划,对此作何评论?

 

    澳门经济学会柳智毅理事长:补贴提供的18个月时间,基本涵盖了职涯起步期的适应与试用阶段,有利于青年深入了解内地企业文化、工作节奏与行业标准,建立人脉与职场信心。这段过渡期的稳定支持,也让青年有空间进行技能提升与规划长远发展方向。此外,在特区政府财政条件容许下,也可研究探讨延伸上述有关计划,研究推出本地应届毕业生就业补贴计划,帮助应届毕业生职涯发展。

 

    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黄滋才理事长:政府亦可和参与计划的企业达成协议,若他们计划在澳门或深合区设立分支机构,政府可提供澳门青年人才数据库以供他们招聘人手,形成“走出去,带回来”的良性循环,使这些具有湾区发展经验的青年,成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及推动横琴深合区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群力智库李永健副理事长:本澳亦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发挥守望相助的精神,积极协助本澳青年就业和择业,通过各类型的就业配对会、专业资格的培训班、各项实习的计划等多层面支援青年就业。同时,建议社会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带动更多的待业青年,提供心理支援服务。

 

    澳门特区政府青年事务委员会唐可岚委员:为确保政策效益,需关注大湾区企业能否提供足够且具发展潜力的优质职位予澳门青年。现行18个月的补助期虽能激发青年跨区发展意愿,但建议可评估延长补助期限的可行性,鼓励青年投入更充足的时间累积专业能力与产业资源。

 

    5.如何更好支援失业的中高龄人士再就业或转型?是否应该进一步支持社会企业的发展,支援澳门中高龄人士就业?

 

    澳门经济学会柳智毅理事长:中高龄人士大多数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知识、经验和技能的优势,开发成本相对较低,价值产出较高,特区政府可展开中高龄人力资源相关现状和政策研究,也可以考虑透过与社团及企业合作,又或进一步支持社会企业的发展,推出中高龄人士就业专项工作计划,协助有意愿及能力的中高龄人士延长职业生涯。

 

    群力智库李永健副理事长:政府可鼓励及支援社会企业推出中高龄人士就业服务,设立社会企业计划,政府可对参与之企业实施税务优惠及发展支持等;亦可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实施全龄共融。

 

    澳门特区政府青年事务委员会唐可岚委员:为促进中高龄就业,建议政府透过普及跨世代团队协作优势的认知、技能认证与制度保障的三维策略,培育代际共创的产业生态,实现更具韧性与包容性的经济转型。

 

    今次的探讨,各位嘉宾就探讨的主题从不同的视野和角度深入剖析,并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总结各位嘉宾的意见:青年就业问题一直是澳门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加大力度支持青年发展,对推动澳门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关键作用。今年的施政报告提出支持青年到大湾区就业计划,将有助青年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政府亦可和参与计划的企业达成协议,若他们计划在澳门或深合区设立分支机构,政府可提供澳门青年人才数据库以供他们招聘人手,使这些具有湾区发展经验的青年,成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及推动横琴深合区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至于中高龄人士就业方面,希望特区政府提出新的措施,可展开中高龄人力资源相关现状和政策研究,也可以考虑透过与社团及企业合作,又或进一步支持社会企业的发展,推出中高龄人士就业专项工作计划,协助有意愿及能力的中高龄人士延长职业生涯。稳就业、增收入,将有助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激发内需市场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施政报告亦提到:“输入外地僱员仅为补充本地人力资源不足,动态调控外地僱员数量。”该政策方向非常明确,值得肯定。加强对外僱配额的监管,对于维护澳门本地劳动市场的公平与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议对具备相应技能的本地求职者比例上升的行业,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外僱配额,实现对外僱数量的科学调控,释放符合居民就业需求的岗位存量,更好地打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网友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网罗港澳手机版二维码
  • 爱网购返利网二维码
网站许可证号: 粤ICP备18136297号|Copyright 网罗港澳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