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国内国际社会娱乐明星综艺电影体育足球篮球综合科技通信手机移动财经宏观理财教育历史

如何破解澳门人才缺乏之困?王万里:发展经济人才是第一资源,澳门引进人才不是“抢饭碗”,而是“造饭碗”

2021-09-22 08:52:34    来源:    编辑:

前言

澳门回归祖国21年多以来,历经初期的迷茫徘徊,然后选择放开发展博彩业,在国家和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下,博彩旅游产业得以飞速发展,从而带动了澳门经济的十多年繁荣及人民生活的改善。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博彩一业独大,产业过于单一,容易受国际和外部金融市场、客源市场变化而出现动荡。这一问题已在多年前引起国家的重视和提醒,建议澳门要走适度多元发展之路,增强市场生存和竞争能力。本澳政府及社会各界也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及之后有所重视,并尝试寻求适度多元发展道路。

人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这已是现代社会被普遍实践和认同了的理论。由于澳门多年依靠博彩业发展,同时带动相关旅游产业发展,客观导致社会就业、人才培养常年倾向于单一产业,在本澳意识到要走特色金融、高科技开发、现代中医药、会展经济等多元发展之路时,总找不到突破的有效途径,而这其中相应人才的缺乏也成为关键性制约因素。

澳门现在不仅是高层次的领军管理人才、创新开发人才缺乏,还在城市的日常领域如轻轨运营管理、专业蓝领工程技术人员、跨境电商等方面得以体现,这些都已成为影响和阻碍本澳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近些年来,为解决澳门人才缺乏问题,特区政府也按照相关政策和需求面向海内外引进过不少学术类人才,也于2014年初设立了特区政府人才发展委员会,专门针对本澳人才问题制定、规划及协调特区人才培养的长远发展策略,并构思人才培养的短、中、长期措施和政策,落实“精英培养计划”、“专才激励计划”、“应用人才促进计划”,建设鼓励人才留澳和回澳的机制。并为此成立多个专责小组,推动协调与人才培养相关的本地、区域及国际合作等各项重要工作。

人才发展委员会设立已近七年时间,澳门也已迎来新一届政府,并历经自2020年初开始的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侵袭,澳门与全球许多以旅游业为主的单一产业国家和地区一样,经济遭受严重冲击。这一次来势汹汹的疫情,再一次警醒澳门,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确保本澳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而在推动这一工作的过程中,谁来做这些事,谁能做这些事,谁能做成这些事,便成为摆在特区政府面前实实在在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日前在采访本澳的一位企业家时,他明确告诉记者,在澳门创业发展了很多年,一直受到人才缺乏的困扰。2018年其将创业发展的触角转向广州,搭建平台创建科技创新园区,短短三年多时间就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发展成效,促使其组织本澳更多年轻企业家抱团前往广州拓展新业务。问到其选择去广州发展的感受时,他感慨地称,广州的招商引资政策、人才吸引鼓励政策、政府的服务意识等营商环境要比本澳好太多。人不缺、事好办、发展顺、见效快是留给本澳企业家的深刻印象。

时代已跨入21世纪20年代,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面对全球未有之大变局,在全球率先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按计划完成全面扶贫攻坚目标任务,以自己特有定力和工作效率开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目标任务新征程。

本澳背靠着强大的祖国,深处在全球大变革的时代,国家赋予“一国两制”的澳门特有的政策,为澳门未来的发展构思宏伟蓝图,指明前进方向,并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中赋予两极之一的重要地位,提供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本澳的发展寄予极大的厚望。

时不我待,良机难得。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序幕即将拉开前夕,日前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在回复立法会三十位议员提问的书面答复中,就有关人才问题做出以下阐述,政府将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引进制度,现已完成检讨人才引进机制,预计今年第四季公开咨询。人才引进将采取“定额”、“定向”、“定点”的方式执行。同时因应国家赋予定位,以及特区“二五”规划中促进产业适度多元的发展方向,首阶段将优先引入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技术及文化体育等四大重点发展产业的优秀领军人才。

政策未见,态度已出。但愿这不是一次愿景,而是本澳真正下定决心参与全球人才争夺战的一次实质性行动。

为了进一步探讨本澳人才发展政策,促进本澳人才发展工作,本期我刊“焦点直击”栏目将以“如何破解澳门人才缺乏之困”为题,邀请本澳及内地相关专家、学者和社团机构负责人围绕此问题展开探讨和交流,听取各方意见、建议,供特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参考。

发展经济人才是第一资源


如何破解澳门人才缺乏之困?王万里:发展经济人才是第一资源,澳门引进人才不是“抢饭碗”,而是“造饭碗”

王万里 博士 澳门理工学院人文及社会 科学高等学校客座副教授

对于澳门人才缺乏问题,我觉得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理解。

首先从时间维度看,澳门人才短缺问题主要是着眼澳门未来发展所需而凸显出来的一个问题。如果不考虑未来的转型发展,单纯静止地从当下澳门现有产业所需看,现行关于人才资源分配的政策尽管有这样那样不足,总体上尚可应付。但是,如果展望未来,用前瞻性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就显得日益严重紧迫。

澳门未来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并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既要确保旅游博彩业继续稳健发展,又要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其他适合澳门的产业发展,向产业适度多元方向迈进。与此相适应,一方面,随着疫情后旅游博彩业的恢复,特别是在博彩合约续期后,博彩及其相关产业将继续稳步发展,可能进一步增加对人力资源和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澳门推动今后产业结构转型发展,足够人才资源的支撑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与新兴产业所需的人才资源从无到有,二者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也就是说,新产业需要较为充沛的人才资源支撑才有可能兴起发展,而人才资源的汇聚却需要有相关产业的存在和发展作为承载,没有产业人才的需求就很难吸引汇聚人才。这是一个需要破解的难题。

其次,从空间维度看,澳门地少人多,是个微型经济体,人才配置在总体上处于半封闭内循环状态,难以通过跨区域人才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的方式予以优化配置。


如何破解澳门人才缺乏之困?王万里:发展经济人才是第一资源,澳门引进人才不是“抢饭碗”,而是“造饭碗”



人才需求与产业发展互为前提

如上所说,澳门的人才问题是一个与澳门未来发展紧密相联的问题。澳门缺乏什么样的人才主要应从澳门未来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所需来看。国家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十四五”规划中已经赋予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发展定位,即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行政长官贺一诚也明确指出,澳门作为微型经济体,必须要定好发展产业定位。目前,澳门着力于四大产业,即大健康产业、金融产业、科技产业及文化基地。其中,大健康产业以中医药发展为抓手;金融产业以证券和保险业为切入点;科技产业以四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文化基地方面则将落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因此,澳门未来发展亟需的主要人才类别也就比较明显了,那就是在发展大健康产业、金融产业、科技产业以及文化基地建设等方面直接所需和间接所需的优秀人才。

这些人才需求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更重要的是通过本地培养持续产生。因此,培养人才的人才也是澳门所亟需的。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路径,而且行政长官在近两年的施政报告中指出,要“推动高等院校逐步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推动公立高等院校逐步提高财务自我保障能力;稳步调整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建构与澳门社会发展以及经济适度多元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要顺利实现这些目标要求,澳门本地高校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教学科研人才显然也是澳门人才需求中的重要类别。

应当注意的是,以上人才需求的看法是从推论中得出的,要更加全面准确把握,最好能由政府开展关于澳门未来人才发展需求的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以其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另外,人才需求的领域和类别不是孤立的静止不变的,而是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动态变化,因此有关政策制定应尽量体现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的良好结合,做到稳定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如何破解澳门人才缺乏之困?王万里:发展经济人才是第一资源,澳门引进人才不是“抢饭碗”,而是“造饭碗”


引进人才是增就业添饭碗

对于近些年在引进人才问题上,总有本澳社会一些人以“抢饭碗”争就业为由加以排斥和抵制的问题,我认为,维护本地居民就业利益是任何社会的正常反应,无可厚非。对此,应加强宣传引导。首先应让社会认识到,引进人才不是“抢饭碗”,而是“造饭碗”。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为什么要在全球范围抢人才,因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汇聚优秀人才,才能有力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良性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了,市场主体的数量和规模也必定随之增加,就业岗位即“饭碗”亦必定随之不断增多,从而形成良性的就业生态,持续保障本地就业。进一步从微观上看,一个企业引进一些紧缺人才,这些人才使得这个企业业务不断增加,既可以增加该企业本身的用人需求,也可以带动企业外部业务链上相关行业的发展,这些相关行业也会增加用人需求。而且要看到,政府引进人才政策所针对的大多是本地难以提供的人才短缺岗位,不会与本地人才形成竞争。

为了更好更直接发挥人才引进创造就业岗位的功效,建议政府可在积极引进澳门发展所急需的“受雇类”人才的同时,研究开辟引进“雇主类”人才的新路径,即改造原投资类人才引进办法,确定澳门鼓励投资和创业的产业名录,对于来澳门开办鼓励投资和创业产业名录内的企业、而且每年雇用澳门本地居民达到一定数量、以及每年在澳门纳税达到一定额度的非澳门居民雇主,可以申办澳门临时居留许可。

为粤澳深度合作区做好人才配置

由于澳门空间狭小,现有产业结构固化及本地市场基本饱和,只有通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特别是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为平台和腹地,才有可能实现适度多元发展。


如何破解澳门人才缺乏之困?王万里:发展经济人才是第一资源,澳门引进人才不是“抢饭碗”,而是“造饭碗”


目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方案尚待正式公布。但从有关新闻报导看,未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很可能采用由澳门与广东共商共建共管的体制机制,澳门将在合作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运营等方面发挥重要角色。因此,从澳门的角度看,未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首要的人才需求是片区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人才,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发展规划、战略策略、公共政策及法律研究等领域人才。这些人才需求的用人主体是未来参与合作区共管的特区政府。要解决这一首要的人才需求,特区政府可以从三方面着力。一是在澳门公共部门及社会进行广泛选拔,支持届时澳门特区政府参与横琴管理建设的机构;二是对一些特殊需要的高端人才,可以全球招聘;三是在发展规划、政策制定等方面充分利用各地智库、研究机构及专家学者的智慧,使他们成为为特区政府提供源源不断优质智力支持的“外脑”。

除了合作区本身的开发管理运营外,合作区未来产业发展是重点,因此还需要各类与所鼓励发展产业相配套的人才。这些人才需求的用人主体主要是企业。合作区位于横琴,相对于澳门本土,更有条件解决产业人才问题。横琴的人才市场与整个内地的人才市场贯通一体,可以在整个国家通过人才要素自由流动来优化配置相关产业人才。在此基础上,视野可以放的更开阔一些,从全球人才市场着眼,努力将合作区打造成为面向世界的国际人才聚集高地,这样才能够为合作区发展创造更优的比较优势,促进其飞跃性发展。为此,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认真做好合作区的人才战略规划、研究制定系统科学的人才政策,并建设优质完善的配套生活环境等,吸引全国乃至全球人才涌入汇聚。

人才培养需内外结合循序发展

提及澳门自身对所需人才的培养问题,实际上就是澳门的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因为高等教育是现代社会培养人才的最主要途径。应当说,30多年来澳门现代高等教育蓬勃发展,法治化水平逐渐提高,治理体系日趋完善,招生规模逐步扩大,专业设置日益丰富,教学质量与日俱增,高等教育已在澳门实现普及化,为澳门本地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努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大成就。


如何破解澳门人才缺乏之困?王万里:发展经济人才是第一资源,澳门引进人才不是“抢饭碗”,而是“造饭碗”



目前,六十多万人口的澳门拥有10所高等院校,既有教学研究双结合的综合性大学,又有以应用教学为主的多专业学院,还有致力培养旅游会展人才、博彩业专才、专业护理人员及高级管理人才等的专科学院。随着澳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高等院校因应社会及学术发展,开办更多不同专业的高教课程,已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学位后文凭及高等教育文凭(包括副学士文凭)等300个高等教育课程在运作,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2019/2020学年,澳门高中毕业生修读高等专科学位或学士学位课程有 3,740人,升大率为93.0%,其中选择在澳门本地升学的人数为1871人,占48.2%。2019/2020学年,各高等院校教学人员共2,598人,高等教育课程注册学生36,107人,其中澳门本地学生15,969人。2018/2019学年澳门本地毕业生为3,808人。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表明澳门高校在本地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主力军作用及取得的巨大成就。

但值得注意的是,澳门高校对本地人才的培养目前主要是满足澳门现有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有些滞后于澳门未来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求。2019/2020 学年正规教育高中毕业生选择修读高等专科学位或学士学位的首五个学科分布,依次为卫生与福利(18.5%)、商业与经济(18.3%)、旅游、运输和其他服务(11.2%)、人文、社会科学和新闻学(10.9%)、教育(10.8%)。原高等教育局“2019年澳门大专应届毕业生升学与就业意向调查”显示,澳门高校毕业生有意投身的行业前五位依次为公共行政、旅游会展、教育、银行金融、社会服务。这些数据表明,澳门高校本地人才培养是以本地就业的现实需求为基础的。

尽管澳门未来发展需要大量新型人才作为保障,但在这些新产业尚未出现及尚未形成比较成规模和较为稳定的人才需求之前,高校是难以超前地为本地学生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即使开设,因为就业前景尚不明朗,本地学生报读的也不会很多。这也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予以破解。其中一个可以探索的办法是,澳门高校可先结合澳门未来重点发展领域所需人才类别设置一些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如果本地学生报读不积极,可以先主要针对外地学生招生。这些培养出来的外地学生可以作为澳门发展相关产业的储备人才,同时辅以人才引进等方式,在这些人才的支撑下,相关产业在澳门先发展起来,待形成较为稳定和成规模的人才需求后,澳门本地学生自然就会增加报读这些专业课程的积极性,这些专业课程随之逐步转为以培养本地人才为重点,为已经发展起来的新产业提供比较稳定的本地人才保障。在这些重点产业发展初期所需人才,主要通过引进外地人才解决。这进一步说明引进人才不是“抢饭碗”,而是为澳门未来本地人才的培养和就业造生态、“造饭碗”的必要之举。

除了引进,未来产业发展的本地人才培养亦可通过短期培训的方式予以部分满足。澳门本地的社会团体、专业协会、行业协会等组织,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办一些专业人才培训班,缓解企业的人才急需。


如何破解澳门人才缺乏之困?王万里:发展经济人才是第一资源,澳门引进人才不是“抢饭碗”,而是“造饭碗”



此外,澳门高校在做好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应重视通才型人才培养,加强博雅教育。欧美一些高校本科教育虽有专业划分,但极为重视不同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欧美企业招录应届毕业生,很多岗位也对专业要求不严格,所有专业毕业生都可以应聘。企业主要考核这些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过关录用后,企业再根据不同岗位予以有针对性的培训。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和企业用人方式,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用,使人才更具适应性,就业空间更大,在满足产业发展变化方面更具灵活性。对此在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澳门可以适当借鉴。

本地人才要主动提升自我竞争力。毕业生可在内地特别是大湾区就业,通过若干年在内地实际工作锻炼,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成为回流澳门支持澳门未来发展的合格人才库。

解决人才资源不足六建议

在澳门特区政府现有人才政策的基础上,着眼澳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就澳门解决人才资源不足的问题提出以下粗浅建议:

第一,加强社会引导,凝聚社会共识。提升对人才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凝聚有利于改进人才政策的社会共识。要使整个社会切实认识到,人才短缺是实现澳门未来转型发展的第一瓶颈。作为小微经济体的澳门,物理空间和要素资源极为有限,本地市场狭小,产业结构单一,要在推进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新实践中获得更大发展、承担更大使命,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保障作用和促进作用尤为重要。特别是澳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现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足够人才资源支撑,将无以为继,难以成事。人才是实现澳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条件,有了人才,可以保障现有产业的稳健增长,促进新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带动各领域良性发展,实现经济长期繁荣,从而既增进整体社会福祉,又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符合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

第二,制定科学的人才发展长远规划。紧密结合澳门发展的战略定位和任务使命,明晰界定未来澳门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重要行业,扎实跟踪调研有关领域的人才现状、缺口和需求趋势,在此基础上,从培养、引进和回流等方面全方位系统化前瞻性拟定澳门人才发展长远规划,并以规划为指引,积极扎实推进特区政府的人才工作。

第三,加大本地人才培养和吸引人才回流力度。进一步办好澳门高校,因应澳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时俱进,科学设置专业和课程,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对澳门本地生的吸引力。加大澳门在职人才业余教育,提升其多样化的综合职业技能,适应未来产业多元发展的需求。继续大力吸引在海外和内地留学的澳门学生毕业后回流澳门工作。

第四,优化人才引进制度和机制。根据实际,积极稳妥研究制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和引进计划,设定公平透明的人才引进评分制度,从实际需要出发,分阶段、按领域积极稳妥引入境外高端紧缺人才。完善贸易投资促进局、劳工事务局、治安警察局出入境事务厅等部门在人才引进有关事项审批方面的职责关系,优化审批手续和流程,使部门之间运作更为顺畅高效,形成良好的人才工作体制合力。

第五,适时解决历史积压问题。2018年以来,澳门已经积累了不少引进人才的居留权申请,对此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可以考虑成立专项工作组,集中力量适时解决这个历史问题。这些人才大多已经在澳门工作生活多年,为澳门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适时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彰显政府依法施政、高效施政的决心和能力,有利于这批人才更加全心全意地长期服务澳门发展,有利于增进社会整体的团结和谐,有利于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为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创造条件。

第六,构建大湾区人才共享机制。在大湾区合作框架下,推动广州、深圳等内地中心城市与澳门建立人才联盟,形成区域人才共享机制,创新人才供给方式,为澳门持续繁荣发展提供充足稳定、机制化的人才保障。消除澳门本土居民对高端人才引入澳门发展的疑虑,率先打通高端人才在广州、深圳与澳门中资企业间的商务流动。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内的企业为载体,打造澳门产业人才“蓄水池”。支持澳门高校加强并创新与广东高校之间的人才培养合作,探索双方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和共同建设博士后工作站,为澳门培养高层次人才。

总之,要因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在澳门特区政府已做努力的基础上,继续采取切实有效举措,主要通过内生培养和外部引入两个方面的积极稳妥作为,致力缩小澳门人才数量、质量和结构与澳门未来发展定位及目标之间的差距,为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居民切身福祉奠定人才基础。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网友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网罗港澳手机版二维码
  • 爱网购返利网二维码
网站许可证号: 粤ICP备18136297号|Copyright 网罗港澳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 })();